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資訊閱覽,或更換支援 JavaScript 的瀏覽器。

:::

智財專欄

標題:
【新知】歐盟發布《營業秘密訴訟趨勢報告》指出,企業應明確界定營業秘密範圍與強化保密措施之落實
內容:

IIPC圖檔2023/08/03

 

主題

歐盟發布《營業秘密訴訟趨勢報告》指出,企業應明確界定營業秘密範圍與強化保密措施之落實

作者

創智中心(IIPC)謝明均 法律研究員

法律要聞

   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於2023年6月底發布了《歐盟營業秘密訴訟趨勢報告》(Trade Secrets Litigation Trends in the EU),本報告包含三大部分,分別為判決之量化分析、法律要件之質化分析、各會員國之重要判決摘要,內容涵蓋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間,27個會員國的695個訴訟案件。其重點摘要如下:

   一、案件涉及之類型分析

   1、約41%的案件與離職員工有關。

   2、約17%的案件與商業合作對象有關。

   3、約30%的案件雙方無明確的契約關係(但報告中指出此項統計包含員工離職後自行創業,原告以該離職員工及該公司為被告的情況)。

   二、案件涉及之營業秘密標的分析(同一訴訟案件可能包含多個標的)

  1、約62%的標的為「商業性營業秘密」。其中配銷通路(distribution methods)、廣告策略、行銷資料、客戶名單等供應鏈「下游資訊」(downstream information)占31%最多;定價模式及會計資料等「財務資訊」占13%次之。

   2、約33%的標的為「技術性營業秘密」,其中有19%與「製程」(manufacturing process)有關。

   3、僅3%的標的為原型(prototypes)或尚未公開的產品設計。

  三、案件涉及之產業別分析(根據「歐盟標準行業分類第二修正版NACE Rev. 2」分類)

  整體來說,歐盟營業秘密訴訟案件所涉及的產業別相當多元,簡要說明如下:

  1、排名第一的產業別為「製造業」(manufacturing),占32%。其中最常涉訟的子產業別為「機械設備製造業」(manufacture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及「化學製品製造業」(manufacture of chemicals and chemical products)。

   2、排名第二的產業別為「批發及零售業;汽機車維修業」(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repair of motor vehicles and motorcycles)占11%。

   3、排名第三的產業別為「金融及保險業」(financial and insurance activities)及「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分別占7%。

  四、被告提出之抗辯分析

   報告中指出,原告提出之營業秘密主張被法院採認的比例僅27%,有約73%的案件法院最終是做出有利於被告的認定。而被告最常提出的抗辯,第一為抗辯原告所主張之系爭資訊是普遍共知(generally known),不具備秘密性;第二為抗辯原告未採取合理保密措施。

  最後,報告結論分析歐盟營業秘密判決的三大趨勢,其中一項趨勢指出,營業秘密所有人若要強化契約措施(如保密協議)於訴訟中的證明力,應明確識別與界定系爭營業秘密的範圍。因此,企業應建立營業秘密管理的整體政策(譬如與員工簽訂之勞動契約中,應明確界定其保密義務範圍;員工離職時應落實離職面談,再次提醒員工應遵守的保密義務範圍等),以便於發生爭議時有效主張權利。

資料來源

EUROPEAN UN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EUIPO], New Observatory report on trade secrets litigation trends in the EU (June 28, 2023) (last visited July 17, 2023).

EUIPO, Trade Secrets Litigation Trends in the EU (June 28, 2023) (last visited July 17, 2023).

本文同步刊登於STLI網頁